這周開始收了好多簡歷,應該也有200多份了,大部分簡歷質量都不錯,但是很少還有一部分實在是讓人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吐槽好,通篇給我透露出的就是“無”。
我認為糟糕的簡歷大致有以下特征:不使用pdf而選擇doc/docx格式,簡歷丑的毫無章法,有證件照,主修課程,抄教學大綱,熟悉一堆東西但無項目或者課設、無實習經歷,無博客或博客全是復制黏貼,無Github或者Github臨時拼湊或者沒有文檔或項目說明,個人評價對行業和崗位熱愛卻并沒有多少干貨,甚至都沒有新技術名詞,簡歷和目標崗位匹配度太差,在校經歷冗長。特別拉黑:多人簡歷高度雷同。
看到我吐槽的部分,是不是覺得,這不就是老師要我們寫的簡歷模板嗎?——是的,即使它在一般公司適用,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浪費簡歷篩選者的經歷和一次點擊。

一點點講:
使用pdf
在Mac下pdf是可以直接瀏覽的,而word格式卻要打開,有的干脆就打不開了(沒裝Office),而且個人比較偏愛Markdown,導出一份pdf并不是什么難事,我的建議是可以給兩份,如果只給一份,給pdf文檔而不是word文檔。
簡歷簡潔
有的人可能要開始打抱不平,我的簡歷黑白明快,哪里不好——黑白明快不是讓你給我用Word做張表格,網上有一些不錯的簡歷模板設計可以參考一下,可以不會做,基本審美要有啊。
證件照錯了嗎
有的公司可能特別希望員工提供照片,為他們先進行一波顏值過濾,不過對于一個互聯網公司而言,你不覺得貼證件照太過沉悶了嗎?不僅如此,還給人一種老古板,落后的感覺,尤其是通常這類簡歷使用的都是學校老師推薦模板格式,真的有可能看到最后看到貼證件照連正文都不看了。
我不怎么關心你的學校生活
有的人花了一半的篇幅去講自己學校里獲得了哪些榮譽,學了哪些課程——可是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?我希望看到的是你和這個崗位的契合度,剩下的我們都懂,獲獎啊課程啊,除非是特別牛逼普遍認可的,否則誰知道含有多少水分,尤其是哪些技術無關的獎項,想談的話自己總結,見好就收,不要把你的簡歷精華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點上,想通過在校經歷來體現自己的大學沒白過大可不必,內容證明了一切。
你說你熟悉,然后呢?
熟悉是簡歷上最常見和廉價的詞,了解顯得太淺顯,精通就是作死。今天收到了一份簡歷,熟悉好多東西,但是沒有項目經歷,實習經歷沒有講清楚,我特地發了郵件希望她能補充一下,發給我的差不多是復述——沒有意義。在熟悉之前,請知悉,你的熟悉要付出熟悉的代價,在簡歷上如何說服別人相信——做過項目嗎?實習用過嗎?如果只是看過,那么抱歉,你離熟悉可能還有幾十個坑那么遠。
需要博客/GitHub嗎?
有最好,沒有的話就增加了鑒定簡歷真實性的成本。我是個很喜歡看博客和寫博客的人,也知道一篇文章的時間成本,所以文章多發布頻率非常高的我都會留一個心眼,此外,越來越多人知道加分項這個秘籍之后拿來湊數,但是第一,你的博客是否言之有物,把復雜問題簡單化,體現了你的水平,第二,GitHub和博客的更新速度,我覺得是一種分享精神的體現,但是如果寫不好一個項目說明,第一眼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項目,談何分享和開源精神呢?
熱愛體現于行動
很多人喜歡寫自我評價,包括但不僅限于積極樂觀,良好的抗壓能力,以及對行業熱愛——熱愛可以啊,行動應該體現在簡歷你的水平當中,包括但不限于對某一知識點的深入理解、對潮流的敏感、對某一技術自己的想法與實踐,你跟我談愛,可是愛太廉價。
匹配度
可能有的人真的沒什么好寫的,就一股腦把自己會的全寫了上去——招前端的時候你只會用Bootstrap,我真的不關心你的Java SSH入門了沒有,ThinkPHP做過什么鬼,好歹先過了前端技術做了前端項目再來啊。
培訓班
為什么我一定要對培訓班吐槽,我收到了許多份教學大綱+8個項目隨機抽出兩到三個寫的類型,同樣都有Github和博客,剛開始我還覺得好厲害啊——正好撞上了我的弱點,我認為我對于熱門語言都學了一圈,卻唯獨Cpp一無所知,看了好幾份就發現全都一模一樣,博客呢,似乎很厲害,但是跳出來搜一下,明顯的轉載——看來就是培訓班了,搞不好還是簡歷造假。
本來我是看不出誰是培訓班的,但是自從看了這么多份之后,漸漸也就有了一些感覺——對自己的迷之自信,崗位招聘啟事一般的模范技能樹,什么都熟悉還寫過看上去很高大上項目的,就算不寫自己是培訓班的,八成也是培訓班出來的人,我不是看不起,只是覺得如果真的一定要靠培訓班和視頻教程來湊數,學習能力或許就沒有那么樂觀了。